首页
篮球规则全部详细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篮球规则全部详细介绍

你的位置:篮球规则全部详细 > 篮球规则全部详细介绍 > 博世科四年“三嫁”国资:皖国资不惜打折补偿求“退位”,24亿转型项目仍停留纸面

博世科四年“三嫁”国资:皖国资不惜打折补偿求“退位”,24亿转型项目仍停留纸面

发布日期:2025-01-24 11:18    点击次数:107

深交所消息显示,1 月 21 日,博世科(300422.SZ)位居当日十大活跃股涨幅之首,涨幅达 20.09%,这是近一年来公司首次涨停。暴涨前一日,博世科一口气发布 19 份公告,公司第四代实控人揭开面纱。

地方国资揽 A 热情持续高涨背景下,广西自治区国资委此次通过旗下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宁集团")"抄底"式入主博世科本非罕事,只因 2020 年末以来,广东国资、安徽国资曾"前仆后继"式实控博世科,且又均提前"退位"。

当下,正打退堂鼓的安徽国资实控仅两年多,不仅昔日"誓言"尚未兑现,且"退位"颇显急切:在浮亏 2 亿多的情况下,多方约定如果在本月底前可以完成对新入主者表决权委托事项,安徽国资愿意放弃一年的业绩考核。

 

与这种急切退出愿望形成对比的是,博世科同步为即将到来的第三代国资实控人搬出"易主四件套":迁址、更名、全额现金定增、当地投资项目。

易主之熟练、方式之相似,不由得让人深思三代国资实控人进退背后的实情。眼下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公司是受国资追捧的"香饽饽",入主时声称的各类资助与资源赋能不在话下。但体现在转型上依然是声势大于实质,例如,几经调整后升级为 24 亿元的转型项目至今仍停留在纸面上。

值得注意的是,频繁更换实控人的博世科并非所谓的"金疙瘩":仅仅梳理公开资料就能发现,目前主营环境综合治理的博世科,近年营收逐年下滑,已连亏 3 年,资产负债率高达 77%。

安徽国资搭进 8 亿后,"快退为上"

相比于 2022 年末接棒博世科控制权后在合作上展现的高调、大手笔,此番退位,安徽国资宁国市国有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国国控")给人的印象是"求快""从简",甚至不惜对应得的业绩补偿作出让步。

宁国国控控股博世科的意义之一,一度是"开创全省首家县域国有企业收购上市公司之后又一资本动作,成为宁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最新的公告揭示了这项"短命"纪录的价码,截至 2024 年 11 月 30 日,博世科已向宁国国控借款 3.42 亿元。如果算上宁国国控"上位"的花费 5.19 亿元,粗略计算,两年多的时间里,宁国国控合计投入 8.6 亿元。

更现实的一笔账是,随着宁国国控计划退位,双方约定这笔借款的利率即将以市场价来定,但是其 2022 年以 9.95 元 / 股的价格耗费 5.19 亿元从前任控股股东广州国资处购入的 10.34% 股权,目前市值仅约 2.9 亿元,浮亏 2.2 亿元,已变相被套牢。

此种背景下,宁国国控放弃控制权有两大特点:一是不减持,但放弃所有表决权;二是效率为上。

根据宁国国控与博世科创始团队的约定,如果可以在 2025 年 1 月 31 日完成表决权委托,即将合计 22.95% 的表决权全部委托给广西自治区国资委,那么宁国国控愿意放弃对博世科 2025 年业绩进行考核。

由于 2023 年以及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合计亏损 2.7 亿元,按照业绩承诺,博世科创始团队大概率需要为 2023 年、2024 年不达标顶格补偿宁国国控 1.5 亿元,假设 2025 年博世科未能扭亏,博世科创始团队还需要补偿宁国国控至多 2 亿元。

以博世科当前业绩境况看,为了追求退出的效率,宁国国控的让步实属不小。

24 亿转型项目仍停留纸面

宁国国控"退位"最让外界悬心的便是其在位期间诞生的一个超级转型项目——" 12 万吨 / 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该项目的基底是 2022 年 8 月博世科全资子公司筹划建设的" 2 万吨 / 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原定在广西北海建设,拟投资 1.41 亿元,建设期 13 个月,目的是"推动公司产业转型,围绕核心技术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宁国国控入主后,此项目在 2023 年 7 月被终止,在"基于公司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业务领域战略发展规划的全面转型升级"背景下,升级为 3 万吨 / 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地从广西换到安徽宁国市,拟 2024 年启动,建设期 12 个月。

2024 年 5 月,该项目又升级为 12 万吨 / 年级别,合作方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但这一历时漫长又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重量级转型项目,依然停留在纸面上。

钛媒体 APP 从宣城市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项目目前还未到该部门审批环节,其表示想了解该项目实际进展,可以先咨询宁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项目是否已备案,"管委会对这个项目有备案权"。

关于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宁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项目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项目只有实际落地后才会从招商那边到我们这里来"。

钛媒体 APP 以投资者身份向博世科询问该项目进展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还在推进中"。

"老套路"易主:广西国资"捡漏"

博世科日前披露的 19 份文件,大致可分为"易主"事项和新入主者事项,这两类文件信息量极大,但除了第三次迎来国资入主这一消息颇令市场吃惊外,纵观公司易主史,余者皆非新鲜事。

延续一贯做法,新入主者以相对低成本实现控制:创始团队 + 前任控股股东联合委托表决权,即南华集团将通过宁国国控和创始团队合计享有受托的 22.95% 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实现对博世科的控制权。

与之并行的是,相似的"易主四件套":总部迁址 + 全额认购定增 + 更名 + 当地投资项目,此次易主方案中,南化集团即与上市公司约定在 3 个月内将注册地址迁到广西。

此外,博世科昨日宣布终止面向宁国国控的 6.5 亿元定增,转而抛出面向南华集团不超过 5.91 亿元的定增,发行价格 3.69 元 / 股,预计南华集团直接持股数将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 30%。

如此价格相比于 2020 年广州国资的 12.6 元 / 股、2022 年安徽国资的 9.56 元 / 股,堪称"捡漏"。不过,资料显示,博世科与广西渊源颇深,此番易主有"回归"意味,公司曾为广西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其创始人王双飞是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公司首个总部亦在广西。(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张孙明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篮球规则全部详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